代理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,它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两种方式。静态代理需要手动编写代理类,而动态代理则可以使用代码在运行时动态地生成代理对象。
动态代理又分为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。JDK动态代理是通过反射技术来实现的,它只能代理实现了接口的类,而CGLIB动态代理则可以代理任意的类。
JDK动态代理的实现步骤如下:
1. 创建一个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,该类实现了invoke方法,该方法会在代理对象调用方法时被调用。
2. 创建一个Proxy类的静态方法,该方法接受ClassLoader对象、Class数组和InvocationHandler对象作为参数,然后使用java.lang.reflect.Proxy.newProxyInstance方法生成代理对象。
3. 在代理对象调用方法时,会先调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,该方法中可以实现一些额外的操作。然后再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,最后返回结果。
CGLIB动态代理的实现步骤如下:
1. 创建一个MethodInterceptor接口的实现类,该类实现了intercept方法,该方法会在代理对象调用方法时被调用。
2. 使用Enhancer类创建代理对象。设置enhancer.setSuperclass方法设置被代理类的信息,以及enhancer.setCallback方法设置MethodInterceptor接口实现类的信息。
3. 在代理对象调用方法时,会先调用MethodInterceptor的intercept方法,该方法中可以实现一些额外的操作。然后再调用被代理对象的方法,最后返回结果。
总的来说,使用动态代理可以在不修改原始类的代码的情况下,扩展类的功能。而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实现原理、代理对象限制和性能效率的不同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代理方式来实现需求。